学院简介
人文学院秉承“明德弘毅 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文化人 以文载德”的育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培养既有人文精神,又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人文学院目前拥有商务英语、秘书学、网络与新媒体、公共关系学4个本科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新媒体传播方向)、老年服务与管理、公共关系3个专科专业。其中,商务英语专业为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学院设有英语、中文、新闻、公共管理和大学外语5个教研室,承担着全校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育以及本学院各专业共计200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人文学院已初步形成一支治学严谨、学有所长、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学术氛围浓厚,科研力量较强。2012年,商务英语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
人文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拥有网络语言实验室、商务英语实训室、翻译工作坊、高清数字演播室、新闻采编实训室等专业实验实训室,能够为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实训实习条件。近几年,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大赛中获奖达300多人次。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不断提高,部分学生考取研究生、公务员等,就业岗位主要分布于外经外贸、基础教育、文化传播、行政助理等领域。
学院优势
学院教师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投入到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之中,为各行业展开咨询、培训、建言献策等活动,总共服务16场次,累计受益人数达1500人。
(一)中文教研室(传统文化方向)
郭伟宏副院长为山西总工会干部培训班讲授传统文化1次;第一书记刘勇波教授为济宁鱼台唐马镇全体党员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课1次。
(二)新闻教研室(新闻及宣传方向)
张刚教授为槐荫区党政机关通讯员作融合时代新闻业务培训总共7场次,分别为:
1.山东航空公司新之航传媒(2020.6.7 济南60人);
2.济南历下区民政局社区工作人员(20202.07 济南 100人/2次);
3.新东站片区产业规划论证(2020.07 济南);
4.槐荫区区直干部、街道工作人员新媒体素养培训(2020.11.02, 100人);
5.省网信办网络谣言评审(2020.11.10 100人次);
6.日照市直新媒体工作人员培训( 100人次) 。
(三)公共关系教研室(公关管理及老年心理学)
王华云为济宁市鱼台县委组织部老干部进行心理辅导1次。
李卫老师在危机公关及商务礼仪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为中国航油济南分公司等单位提供培训服务6场次,分别为:
1.中国航油山东分公司50人管理岗,2020.11.6,济南;
2.利宝保险浙江公司100人管理岗,2020.10.15,广州;
3.利宝保险广东公司100人管理岗,2020.10.16,广州;
4.利宝保险山东公司60人管理岗,2020.12.4,泰安;
5.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济南所,青年律师100人,2020.11.14,济南;
6.德恒律师事务所济南所100人,2020.11.28,济南。
疫情期间的社会贡献
2020年新春伊始,举国上下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必威人文学院紧急动员,成立“战”疫宣传特别小组,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全面投入到“战”疫宣传中。人文学院党员老师们全身心投入,指导大学生记者团展开正面宣传,总共创作漫画、动漫、短视频等总共28则,在大众网海报新闻、齐鲁壹点,依托“大学生记者团”公号全网分发,总点击量达60多万,全面展示了山管学子们的担当精神。
在党员教师的带领和号召下,人文学院的师生在保证自身安全情况下,一边积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一边拿起相机,记录下自己所在村居社区居民勠力同心,共同战疫的生动场景。其中有些作品被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的新媒体平台、农民日报的新媒体平台转载,反响强烈。抗疫作品并经过整理汇编成《我们同行》战疫纪念画册。
另外,人文学院30多位老师的网课经验,在“人文之家”微信公众号和齐鲁壹点“大学生记者团”公号推送报道,形成了广泛影响力。
研究机构
(一)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所(校级)
研究所原有三个科研方向:1、危机管理与政府公关研究;2、危机传播和舆情回应研究;3、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障研究。后根据研究发展和侧重目前修改细化为三个方向:其一将政府危机管理方向细化为环境冲突背景下的政策变迁研究,将研究具体聚焦到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在邻避冲突背景下的变迁机理及应对中来。其二,针对危机传播和舆情回应,具体到了城市形象品牌形象塑造与管理方面;其三,将工匠精神、企业文化与工会背景结合,对中小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具体分析,与进一步细化了山东省工会社会工作发展路径与服务面向。细化后的研究将从不同专业角度切入公共危机管理议题,进行跨学科交融、促进共同发展。
(二)中华文化教育与发展研究所(校级)
研究所在充分整合校内外相关研究力量和资源的基础上,以顺应国家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需求为导向,着力于研究如何将中华文化落实到教育层面,构建有特色的中华文化思想品格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人文学院自身优势,从跨文化交流研究的视角,探究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进行中华文化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探讨如何把优秀中华文化教育渗透进校园文化建设中,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并做中华文化的践行者,形成融合中华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机构深切关注职工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研究和探讨如何把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到职工文化建设之中,构建符合山管院特色的职工文化体系,以服务山东省总工会的理论文化建设。
社会合作
(一)与长清区文化和旅游局签约合作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等相关文件精神,人文学院按照“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真诚协商、共促发展”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合作创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形成长期稳定的全面合作关系,推进学院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社会互融互促和谐发展,与长清区文化和旅游局签约合作。开展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相关战略和政策研究,提高长清区文化和旅游局社会管理水平,为长清区文化和旅游局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鼓励科研人员把科研重点与长清区经济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支持长清区发展地方经济;选派优秀教学科研人员以挂职、兼职、顾问等形式,为甲方提供产业规划、技术指导、开展培训等服务,条件成熟时双方合作建设应用型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依托必威培训基地,为长清区文化和旅游局提供干部专业学位教育和短期教育培训项目。
(二)与长清区总工会签约合作
与长清区总工会进行深度合作,引进优势资源,服务长清区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校地融合,让各专业的优势资源可以服务于地方建设和发展。
通过委托培养、联合培养等形式,培养适应长清区总工会经济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依托必威培训基地,为长清区总工会提供干部专业学位教育和短期教育培训项目;在长清区总工会内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践基地,从学校选调优秀毕业生到长清区总工会工作;学院鼓励科研人员把科研重点与长清区经济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支持长清区发展地方经济;学院选派优秀教学科研人员以挂职、兼职、顾问等形式,为长清区总工会提供产业规划、技术指导、开展培训等服务,条件成熟时双方合作建设应用型专业人才培训基地。